中新網廣州5月23日電(唐貴江程景偉)廣東全省獲得生產許可證的660家食用油生產企業法定代表人,23日在廣州簽署保障食品安全的承諾書,承諾將建立不安全食品召回等制度。該省質監局局長賴天生稱,僅對企業進行道德教育是不夠的,要加強監管,讓無良企業、不法商人付出難以承受的代價。
廣東省質監局組織會議再次明確企業的質量安全主體責任。據介紹,食用油生產企業應依法落實14項主體責任,包括建立并落實原料、食品添加劑等原輔料采購查驗制度;產品出廠檢驗制度;不安全食品召回制度及消費者投訴受理制度等。企業還應嚴格執行食品安全標準,食品標識標注內容應當符合法律、法規、規章及食品安全標準規定事項等。
中國內地食用油企業“金龍魚”有關負責人稱,除建立較為完善的食品安全監督體系,該公司與廣東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等專業機構簽署了委托檢驗協議,確保產品質量安全。同時還將建立問題產品回收與召回制度,定期開展問題產品召回的模擬演練。一旦出現食品安全問題,將啟動相應應急機制。
賴天生稱,目前廣東一些食用油生產企業存在誠信缺失、道德下滑等問題。受利益驅動,損人利己,生產商在食品安全生產上不顧老百姓健康,賺“虧心錢”。他說,“不作惡”應成為企業的“底線”。
賴天生表示,作為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的企業不負起責任是直接威脅食品安全的根源。廣東對食用油企業的監管要求將會更嚴更高,對不落實主體責任企業的執法查處力度會加大,對故意違法添加的食品生產企業將從重從嚴查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