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26日從國家海洋局獲悉,近年來我國沿海海平面變化總體呈波動上升趨勢,1980年至2012年海平面上升速率為每年2.9毫米,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海平面上升加劇了海洋災害,2012年我國共發生138次風暴潮、海浪和赤潮過程,各類海洋災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55.25億元,死亡(含失蹤)68人。
國家海洋局發布的《2012年中國海平面公報》顯示,2012年我國沿海海平面達到1980年以來最高值,海平面比2011年升高53毫米。其中東海海平面上升最為明顯,為66毫米,而海南三沙市海域海平面1993年至2012年的上升速率達到了每年4.9毫米。
“在全球氣候變化背景下,我國沿海海平面受海溫、氣溫和氣壓等水文氣象因素影響呈明顯上升趨勢,沿海地面沉降也是造成海平面相對上升的重要因素。”國家海洋信息中心副主任石綏祥說,“海平面上升加劇了風暴潮、海岸侵蝕、海水入侵、土壤鹽漬化和咸潮等海洋災害的致災程度。”
國家海洋局同時發布的《2012年中國海洋災害公報》顯示,與近10年的海洋災害平均狀況相比,2012年海洋災害直接經濟損失高于平均值。與2011年相比,2012年直接經濟損失增加約150%。
國家海洋局海洋預報減災司司長王鋒表示,海平面上升還對低海拔島礁構成嚴重威脅。“我國6700多個島礁中許多事關海洋權益,南海部分島礁在高潮時只有很小部分露出海面,海平面上升會造成這些島礁消失,威脅我國海洋權益。”他說。(記者羅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