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線訊 近日,由安徽省網宣辦組織的“堅守七條底線,凈化網絡空間”網友座談會在阜陽召開。來自全省各地的近30位知名網友就如何堅守“七條底線”、共建網絡文明暢談自己的認識和體會。
網友們一致認為,打造積極健康的網絡環境,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既依賴于法律的震懾,又需要監管部門加強日常的監督和管理;既需要網站經營者“守土有責”的管理意識,更需要廣大網民的積極參與,只有這些環節互為支持、相互貫通,才能保證網絡空間的純潔。
構建和諧輿論生態,加強整治勢在必行
省網宣辦副主任陳鵬運發言指出,堅守“七條底線”是網絡從業人員、網絡名人和廣大網民共同的責任。當前網絡輿論生態復雜多元,網絡終端移動化、 網絡活動社交化、網絡傳播自媒體化趨勢愈加顯現,網上虛假信息、侵權信息、淫穢色情和低俗信息等嚴重侵害網絡輿論生態,構建健康和諧的網絡環境,加強整治 勢在必行。當前采取的整治網絡謠言措施,是及時的、有力的、有效的,也是受廣大網民歡迎的。網友方玉生說,“七條底線”絕對正確,應該成為全體網民的個人 自覺。就我個人而言,對網上出現的“不實言論”從不跟帖,更不在論壇里轉帖。網友朱波說,網絡底線需要堅守,網民應把握真善準則,從自身做起,積極發揮正 能量。網友戎小平說,鼠標擔道義,鍵盤肩責任。“七條底線”既是網民必須恪守的行為準則,也是互聯網蓬勃發展的“生命線”。讓我們一起彈奏網絡文明的“七 線譜”,蕩漾社會和諧的“好聲音”。網友陳建利說,有規則才有保障,唯有守住自己的底線責任,才有可能從根本上遏制網絡謠言的流傳,才會有一個健康有序的 網絡環境。
責任重于一切,網絡凈化需要人人參與
中安在線副總編輯王根喜說,當前,中國互聯網相關法律還不完善,同時官方與民間信息不對稱,這也為一些機構和人員為達到某種目的,不惜趁機造 謠、煽動網民情緒提供了生存的沃土。在這種復雜的輿論環境下,網民應該學會思考,謹慎發言,積極維護互聯網環境。網友劉根生說,凈化網絡越來越重要,網友 一定要學分冷靜思考、理性表達,不帶個人情緒,做到公正客觀,遠離憤青。網友石家友說,很多網友喜歡發表一些評論。為此,他建議網上發言時,一要增強自身 鑒別力,不要為一些不良網絡輿論推波助瀾,二是做到跟帖時不跟風,以主流媒體報道為依據,發言論據要站得住腳。網友江錫鈺曾在媒體工作,他認為媒體工作者 更應該做網絡文明行為的表率,要“做事實的粉絲”。我們的社會需要正能量,但“正能量”必須是“真能量”。在新聞的“保真”戰中,面對形形色色的策劃公司 和無底線的策劃人,媒體必須有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真本領。網友馮家勝圍繞堅守七條底線近期在網上發表了系列評論,他認為網絡與現實是互動的,網上不道德 問題及違法現象,不僅影響網絡的文明建設,而且會直接影響現實社會的進步與發展。為此,必須慎用自己的話語權,自覺做到“五不”:不造謠——做個有良知的 網民;不信謠——做個理智的網民;不傳謠——做個有責任感的網民;不圍觀——做個有修養的網民;不造勢——做個文明的網民。
營造健康網絡環境,最終需要法律護航
網友朱啟業說,依法治網是依法治國的重要組成部分。看似虛擬的網絡其實是對應于現實生活,更影響到現實生活。因此,對網絡依法進行必要的管理, 能夠更好維護網民的正當利益不受侵犯,能夠弘揚網絡正氣,能夠激濁揚清,讓網絡始終處于一個良性前行的狀態。站在這個角度,依法治國不能單從現實生活中某 些顯性的違法行為抓起,更要從越來越被公眾所參與的虛擬網絡生活中抓起。公民個人信息的泄漏,被釣魚網站欺詐以及眾多網絡謠言的興起,都需要法律這把正義 之劍來鎮妖降魔。網友周蓬安在8月27日就“別讓網絡成為謠言的溫床”話題接受過人民網微訪談,他認為建設誠信網絡是建設誠信社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遏 制謠言必須從健全法律開始。要加快網絡管理的立法進程,查處網絡謠言時做到有法可依。對惡意造謠,并產生惡劣社會影響的網民,要堅決及時予以查處。網友高 尚說,要堅決依法打擊并查處違法違規網站。當前,相關部門要進一步加強對互聯網的實時、動態管理,提高網站監測和管理的科學化水平,對于違法違規網站要敢 于亮劍,不能手軟。同時,廣大網民也要積極行動起來,向違法違規網站“宣戰”,讓這些違法違規網站無處容身,共同保護我們的精神家園。(劉艷、秦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