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秀區環保局2013年工作要點
日期:2013-05-10 14:21:59 來源: 點擊:
二○一三年全區環境保護工作要點
(2013年2月)
今年是全面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實施“十二五”規劃承前啟后的關鍵之年,更是加速宜秀崛起的重要之年。做好全年的環保工作,事關大局,意義重大。今年全區環保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保障環境安全,服務科學發展,推進監測能力建設”中心任務,以生態創建為主題,以污染減排為主線,以能力建設為抓手,為推動全區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作出應有貢獻。
一、以污染減排為主線,推進環保倒逼轉型
加強環境統計和污染減排工作。針對國家確定的將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和氮氧化物四種主要污染物納入“十二五”約束性指標,做好環境統計工作。把結構減排、管理減排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提高并嚴格執行建材、造紙、食品等企業主要污染物排放標準,嚴格執行產業政策和落后產能關停計劃,以污染減排倒逼企業調結構、增活力、上水平。繼續強化工程減排,跟蹤推進北部新城污水處理廠建設。
扎實做好建設項目環評。把握上情、結合下情,把環境保護基本國策與大橋開發區、北部新城區、龍山鳳水文化旅游產業園開發建設等全區重大發展戰略規劃結合起來,統籌謀劃、同步實施,充分發揮環境保護對經濟增長優化、助推、擴容和增值的綜合作用;對符合環保準入要求,調結構、促轉型、保民生的項目加快環評審批,對高耗能、高排放及產能過剩行業的項目從嚴把關,從源頭上對環境問題進行主動預防和控制。把污染物排放總量指標作為區域、行業和企業規劃環評與項目環評審批的前置條件,將關注重點從單個項目對環境和生態的影響擴大到污染 物排放總量和環境容量,探索將將區域環境承載力作為產業布局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紅線管理。認真貫徹《國務院關于加強環境保護重點工作的意見》,嚴格環境準入關,堅持“疏”、“堵”結合,實行分級分類審批,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強化環保驗收管理。堅持關口前移,針對重點行業、敏感區域和敏感問題,集中力量抓好重點項目驗收的環境監管,建立健全環保驗收全過程管理制度,進一步理順驗收管理程序。
二、以生態創建為主題,全面掀起生態文明建設高潮
強化自然生態保護和建設。積極推進國家、省、市生態鄉鎮、生態村申報和建設,進一步加大生態區創建工作。組織對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等生態環境敏感區開展生態環境監察。
切實加強農村環境保護。高度重視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以美好鄉村建設為契機,抓住國家、省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和問題村建設的政策機遇,引導農村環境保護工作,按照“抓點、帶線、促面”的思路,抓好重點社區、中心村莊的環境整治,項目專項治理資金申報工作;繼續指導有關鄉鎮和村創建“環境優美鄉鎮”和“生態村”工作,切實提高環境保護服務新農村建設的能力和水平,促進農村生態保護。
切實加強環保宣教工作。積極宣傳加強環境保護、建設生態文明的實踐成果,加強主題策劃,創新方法,健全機制增內力、借外力、聚合力,發揮媒體、社團等非政府組織關心參與環保的積極作用。
三、以能力建設為抓手,夯實環保管理基礎
切實提升環境監察能力。我們要結合實際制定好實施計劃,推動我區環境執法、監測、信息能力建設科學化、規范化、標準化水平再上新臺階,使環境監察能力全面達到新的中部地區三級標準;不斷探索和改進新形勢下加強環境執法工作的方式和方法;堅持“情、理、法”并重,增強環保執法社會效果,樹立環保執法隊伍良好公眾形象;著力提高突發環境事件的應急處置能力,加強重點行業和環境敏感的風險隱患排查,有效防止和妥善處置突發環境事件。主動接受區人大代表、區政協委員的監督及群眾和輿論監督,切實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環境訴求。
扎實推進環境監測標準化建設。充分利用好省下撥的專項資金,著力抓好設備采購、人員培訓等工作,盡快通過實驗室計量認證,為全區環境提供有效的數據支持。
上一篇: 宜秀區工信委2013年工作要點
下一篇:宜秀區商務局2013年工作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