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踏上非洲就感到心情不錯,因為你知道自己接下來所做的事情對當地民眾來說很有意義,也能感受到他們對中國人的友好。”許金水說。
他說,如今在非洲,中國針灸已經被非洲民眾廣泛用于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等骨科頑疾,以及高血壓、肥胖癥等病癥,針灸不再是神秘的東方療法。
1994年,中國衛生部指派江西省衛生廳在突尼斯當地醫院籌建針灸治療中心,成為突尼斯醫生學習、培訓針灸技術的重要場所。1997年到2012年間,許金水先后參加了4期援突尼斯醫療隊,擔任了3期針灸分隊隊長。
3次針灸治療就為突尼斯時任總統治好了困擾其多年的拇指關節炎,讓許金水聲名鵲起。因為濕冷的海風,突尼斯民眾多發風濕病,許金水所在的針灸科“搶”了醫院一半的風濕病人。為了讓更多的普通民眾享受到針灸的神奇療效,突尼斯政府宣布將針灸治療納入其醫療福利報銷的范圍。
許金水是中國援非醫療隊中為數不多的、承擔針灸法語教學任務的醫生。9年時間里,他為突尼斯培養了135名針灸醫生,并建立起了針灸協會。他的洋學生們已經將針灸療法帶到了突尼斯最偏遠的地區。“按照我們中國的說法,就是‘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他說。
許金水只是眾多中國援外醫衛人員中的一位。1963年,中國第一支援外醫療隊赴阿爾及利亞,50多年來,中國先后向亞、非、拉、歐和大洋洲的66個國家和地區派遣過援外醫療隊,累計派出醫療隊員約2.3萬人次。
5月6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埃塞俄比亞看望受益于中國免費白內障手術“光明行”活動的患者時說,半個世紀以來,中國醫療隊深入非洲51個國家,與當地醫護人員一起,救治了兩億多人次的非洲民眾。援非醫務人員是“真正的光明使者、白衣天使”。
李克強還指出,中非是患難與共的兄弟,今后中國政府和人民還將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在醫護人員、醫療技術等方面為包括埃塞在內的非洲國家提供更多更好的幫助。
曾經被派往“非洲死亡之心”——乍得參與醫療援助的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針灸和推拿醫師萬志剛,給記者講述了一段至今讓他記憶猶新的經歷:
一位議員邀請中國醫療隊前往其距離首都恩賈梅納700多公里外的家鄉義診,汽車在途中壞了11次,換過7個輪胎后,他們才到達了這個小鎮。當地民眾捧著盆盆罐罐跑到他們面前,給他們看里面發黃的雨水。
“當地的衛生條件比我們想象中的還要差,蒼蠅亂飛,瘧疾橫行。”萬志剛了解到,當地民眾“吃飯基本靠著樹、睡覺基本打地鋪、醫療基本靠援助”,不少人都患有嚴重的骨骼疾病,卻得不到基本的治療,只能長期忍受病痛。
萬志剛坦言:“光靠義診并不能從根本上改變他們醫療衛生條件差的狀況,但我們要盡己所能幫助更多非洲人減輕病痛。”
無論是在非洲還是回到中國,中國援非醫療隊的“白衣天使”都受到了最高禮遇。
曾在非洲服務9年的江西醫療隊隊長徐新華,至今仍收藏著乍得政府頒發給他及他所帶領的12名援乍得醫療隊員的乍得國家騎士勛章。去年8月15日,在中國援外醫療50周年表彰大會上,許金水與其他同仁一同在北京受到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接見。
許金水說,2008年10月北京奧運會結束后,當他第四次返回突尼斯時,當地患者不斷地和他講起鳥巢、水立方。“看著他們豎起的大拇指,我心里很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