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參考消息5月13日報道,【英國《衛報》網站5月1 0日文章】題:為什么全球復蘇可能取決于中國對奢侈品的喜好(作者安杰拉·莫納漢喬納森·凱曼)
世界銀行一份報告預測,按照購買力平價計算,中國將于今年超過美國成為世界頭號經濟體。
本世紀可能會是中國消費者的世紀。如今,中國消費者對奢侈品公司而言至關重要,包括英國一些最著名的零售品牌。
凱投國際宏觀經濟咨詢公司亞洲經濟學家加雷思·萊瑟說,英國將大大得益于中國人的購買力。
中國人非常熱衷于名牌,在牛津郡比斯特購物村,中國人所喜歡品牌的店鋪常常擁擠不堪。兩層的博柏利商店里,擠滿了正挑選該品牌標志性風衣和配飾的中國游客,附近的普拉達品牌店同樣人頭攢動,而且他們并不只是看看而已。
因為這個購物村如此受中國游客的歡迎,購物村的所有者唯泰集團在中國開設了折扣購物中心。靠近上海的蘇州購物村定于5月15日開業,目標顧客是中國不斷壯大的中產階級。
為了中國經濟和全球金融體系的長期健康,這是一個必要的發展。英國等西方經濟體要向出口推動的增長傾斜,那么中國作為世界工廠的狀況必須改變。西方需要中國作為一個消費商品而非僅僅生產商品的市場對外開放。
中國本身也需要減少對通過人為壓低利率來刺激生產和基礎設施投資增長的經濟模式的依賴,因為這損害了儲戶的利益,并使中國家庭背負了大量債務。
德國貝倫貝格銀行經濟學家羅布·伍德說,中國面臨的挑戰十分巨大,但是政府已經表明了改變增長模式的決心。
中國“成長的煩惱”給奢侈品行業帶來了意想不到的影響,該行業一直得益于中國的崛起,現在卻面臨中國經濟難以預測的狀況。習近平主席發起的反腐行動使奢侈品行業遭受了意想不到的打擊。
不過,在蘇州生活但在上海工作的比爾·多德森說,反腐行動對人們的日常生活沒有什么影響。他說:“我不認為政府反對奢侈浪費的行動對中國中產階級和富人的日常購物習慣有直接的影響。”
多德森寫了幾本關于中國社會和經濟的書。他說,中國人之所以喜歡到國外購買奢侈品,是因為對本國品牌缺乏信任,而不是因為中國的反腐和經濟發展減速。
中國經濟的減速沒有影響中國消費者對西方投資者的吸引力。中國人的購買力除了展示在比斯特購物村,還體現在2013年中國超過1.8萬億元人民幣的網絡零售交易額上。
最近中國的經濟數據出現了一個顯著的亮點。第一季度投資疲軟,工業生產也令人失望,但是零售額好于預期,這增強了北京對消費將繼續增長的信心。這是關鍵,不僅對比斯特購物村是這樣,對蘇州購物村乃至全球經濟都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