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羅嶺鎮敬老院是如今的花元分院,因地處偏遠,在民政部門的支持下,于2008年遷至集鎮。2010年,區民政局撥款對老院修繕一新,進居五保對象后房間尚有空余。為解決農村養老服務需求增長和養老福利機構短缺的矛盾,在保障五保老人集中供養的基礎上,羅嶺鎮探索農村敬老院向農村養老服務中心轉型。
隨著城鄉一體化進程不斷推進,五保供養對象逐漸減少,人口老齡化進程不斷加快。截至2011年10月,全鎮60周歲以上人口突破4000人,占全鎮總人口的14.28%。由于羅嶺鎮青壯年大多常年出外務工,傳統的家庭養老功能受到制約和淡化,農村的養老需求在不斷上升。針對農村敬老院僅僅服務于農村五保對象這個群體,羅嶺鎮花元敬老院在滿足本村五保老人需求的基礎上,將敬老院寬裕的養老資源充分利用,向社會老人開放。如今老人們的觀念也在改變,他們并不覺得到敬老院養老是因為兒女不孝順,而是破除封建的養老觀點。老人們越來越覺得敬老院是一個安度晚年的好地方,不少空巢老人主動要求來此生活。新的養老方式讓他們過上了群體生活,日子過得更充實,在外務工的子女們也覺得安心。這一農村養老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受到社會的普遍贊譽。(徐向東 琚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