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強企業營收總規模超2000億元,騰訊、阿里巴巴、百度位列中國互聯網100強前三甲,3家企業營收之和逾千億;騰訊、百度入圍全球互聯網上市公司市值前十……中國互聯網協會日前公布的《中國互聯網100強(2013)》顯示,中國互聯網百強企業正呈現出企業規模大、影響力強,盈利能力卓越、發展潛力強勁等特點。
據介紹,這份報告對在中國大陸境內注冊并開展互聯網業務的企業2012年營業收入、在線業務(以網站為主)訪問量和訪問速度等多項指標的統計數據,進行標準化和加權求和計算企業得分,取綜合得分前100家企業為中國互聯網100強,其中前十名依次是:騰訊、阿里巴巴、百度、網易、搜狐、新浪、奇虎360、盛大網絡、巨人、完美世界。
騰訊全年營收占百強二成
報告顯示,中國互聯網100強2012年營收總規模超過2000億元,其中騰訊、阿里巴巴、百度營收過百億;網易、搜狐、當當營收超50億;營收過10億的企業有30余家。騰訊公司創收能力最強,全年營收超過400億元,占100強企業收入總和近1/5,穩坐領頭羊位置。
“行業集中度高,規模效益明顯”,成為當前中國互聯網100強企業的明顯特點。
“2000億元是個很可觀的數字,說明中國互聯網產業已形成了相當的規模,且保持著較高的成長率。”互聯網實驗室創始人方興東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表示,雖然與美國相比還有一定差距,但這一數字足已看出當下我國大力發展信息消費,大有潛力。
方興東分析表示,與硅谷就比較注重對新網站的投資、整個行業新陳代謝比較健康相比,中國互聯網仍多是“老公司”的天下,“如何讓新的創新企業能夠脫穎而出,這是中國互聯網發展環境要解決的根本問題”。
國內資本市場仍需跟進
報告顯示,100強中上市公司54家,其中在境內上市18家,在香港上市4家,在美國上市32家。上市公司實現凈利潤逾400億元,騰訊、百度凈利潤超百億,網易、盛大網絡、搜狐、巨人網絡凈利潤超10億;上市公司平均凈利潤率超過25%。騰訊、百度入圍全球互聯網上市公司市值前十。
“這說明目前中國頂尖的互聯網企業,得到了業界、用戶和資本市場的認可,已可以與發達國家的企業相競爭。”中國互聯網協會副秘書長石現升說。
對于備受關注的近六成上市企業選擇在美國上市,相關專家也表示,對此應理性看待。“當前,互聯網企業正在快速發展期,還是能獲得較為客觀的投資回報。”石現升建議,如何提高對國內互聯網企業的認可度,未來如何投資和獲取收益,國內相關機構和資本市場還需認真研究。
快速發展期創新是動力
百強榜中,訪問流量“二八”現象明顯,即不到20%的大型互聯網企業擁有超過80%的網絡流量,這與100強的收入集中度保持一致。
“雖然總體來看國內互聯網的發展比較平穩,仍處于快速發展時期,新企業、新技術、新應用不斷出現,但發展勢頭并不如前幾年那么強勁,盡管大型公司、網民數量都在增加,但創新勢頭慢了下來。”石現升直言。
談及下一步的發展,石現升建議說,對互聯網企業而言,創新是最重要的動力和源泉;同時,政府管理部門也要為互聯網發展創造更加有利于創新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