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橫鄉將三線三邊環境整治工作與美好鄉村建設、集鎮整治、民生工程、農村清潔工程和產業等結合,從沿線、沿路、景區周邊等重點區域入手,以改、拆、建以及垃圾清理、綠化、美化、亮化為重點,不斷推進“三線三邊”整治工作向縱深延伸。
結合農村清潔工程。綜合利用省補助資金、相關配套資金共投入120余萬元重點抓鄉、村生活垃圾收集、轉運設施建設,建成垃圾轉運站1座,垃圾收集點5處,配備垃圾轉運車1輛,村環衛設施垃圾車 6輛、垃圾桶300余個,各村(社區)按2名保潔員配備,組建了一支保潔隊伍,初步建立了“戶集中、村收集、鄉轉運、區處理”的農村生產生活垃圾處理體系。從今年4月1日起,五橫鄉所有村(居)環衛清掃保潔作業全面實行了市場化運作,由專業公司統一接管,并率先在全區實行鄉村環衛清掃保潔市場化,垃圾做到日清日運。上半年,清運垃圾300噸。
結合美好鄉村建設。按照“質上抓提升、面上抓拓展、全鄉抓統籌”的工作思路,整鄉推進美好鄉村建設,上半年,全鄉已投入美好鄉村建設資金800萬元,改造危房80戶,粉刷墻面1萬平方,綠化6000平方米。抓中心村提效升標。把虎山和楊亭兩個省級美好鄉村示范村作為重中之重,加上兩個市級示范點白林和曰公,在中心村域范圍內是質上抓提升,重點是完善公共服務設施功能,村級一站式服務大廳,農民文化樂園建設等等,中心村區域環境衛生、農戶垃圾是日產日掃日清。抓向村民組深度延伸。今年,五橫鄉4個美好鄉村建設村,另一個重點建設任務就是向中心村周邊村民組輻射,擴大覆蓋面,目前,有8個村民組都在整治建設中,已拆除破舊房屋、棚屋、腳屋、廁所2000平方米,清理柴堆、草堆、垃圾、雜物360處,改廁改廚改院49戶,建設文化墻100米,繪制墻畫600平方米;建設文化廣場2處,硬化村民組以及村民組內環形道路4公里,目前擴面點的環境綜合整治初見成效。抓景區周邊環境整治。為抓好“兩鄧”故居景區周邊環境整治工作,鄉黨委政府專門成立由10人組成的環境綜合治理指揮部,以白林村為實施主體,請專家作指導,利用近兩個月時間,總投資78萬元,完成了進入景區入口220米道路白加黑硬化工程,以及沿線和故居周邊農戶門前綠化建設,綠化面積1150平米,對村民門前道路進行了硬化,整治當家塘1口,徹底清理農戶門前柴堆、雜物,拆除了周邊廁所、豬圈、牛欄和圍墻,農戶家中看養的雞鴨鵝等統一實行圈養,按照故居建筑風格粉刷周邊農戶房屋800平方米,建設體現鄧石如書畫印章風格的云紋隔離文化墻52平米,目前,整個環境已面貌煥然一新。結合集鎮治理工程。為加強集鎮綜合治理,五橫鄉黨委、政府抽調30人專門成立集鎮整治工程建設指揮部,設立6個小分隊,分組分戶分工,集中力量整治沿線亂搭亂建、商鋪占道經營、廣告牌、垃圾亂倒亂放等現象。同時,投資180萬元,啟動一期集鎮綜合治理工程,硬化集鎮道路兩邊的輔助車道和人行道1公里;種植綠化面積1200平米;建設太陽能微動力污水處理站,已鋪設污水管網800米,雨水管網300米;統一店招牌40塊。
結合民生工程。一是抓五虎路升級。五虎環鄉路是虎山村眾多老百姓多年來一直期盼的一項民心工程,因標準偏低,大部分路段路窄而無法通行公交車,沿線居民外出至少要步行3公里才能到最近的公交車站,給群眾出行帶來不便。在區黨委政府高度重視下,已將五虎路拓寬工程列為2014年區政府為民辦實事之一,于6月份動工,全長6公里,總投資500多萬元,目前已完成虎山中心村600米路段的瀝青路面,其他路段的局部拓寬、基礎建設正在施工,計劃年底完工。二是抓沿線當家塘治理。治理全鄉公路沿線25座當家塘,重點是清淤加固塘壩,垃圾清理以及環池塘沿線的步道修建工程,目前已清理整治23座。
結合產業發展。鼓勵和發動投資商、林業企業、造林大戶沿公路兩邊、高速沿線大力發展苗木種植產業。通過引進的精品生態苗木、“山水林居”養生等項目打造楊白路沿線。“太古精品苗木莊園”項目在楊白路沿線流轉山場、耕地面積約1000畝,一期投資約220萬元,完成沿線耕地種植區紅豆杉精品苗木建設;宜秀山水林居該項目已流轉山場、耕地面積約2000畝,一期投資約200萬元,在羅新線公路沿線完成了以及入口的景觀節點景觀石建設和美化、綠化工作,進入村民組道路以及涉及的水利設施也正在緊鑼密鼓的建設中。另外,區交通局在羅新公路沿線1.5公里,投資約40萬園,種植香樟500顆,紅葉石楠500顆。再就是抓綠色長廊建設,已成功流轉荒地295畝,栽種苗木面積200畝,各村分別由1-2家綠化公司經營。目前,一條長6公里,縱深30-50米,層次分明、色彩豐富的生態文明景觀帶已初見雛形。(劉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