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澤湖鄉:且看征遷“娘子軍”
日期:2014-08-22 21:18:05 來源: 點擊:
潛江路四期白澤湖段征遷工作已進入如火如荼的“硬戰”之中,征遷指揮部39名工作人員全部放棄節假日、雙休日休息時間,采用一天不分晝夜的“白加黑”,一周不論作息的“5加2”工作機制,責任上肩、任務上手、政策上心,全力以赴投入到征遷“戰場”之中。
而在這39個忙碌的身影中,有一支柔情與豪情并存的隊伍——9位來自鄉、村兩級的征遷“娘子軍”,她們不因性別搞特殊,不因體力推責任,而是甩掉高跟鞋,換上運動服深入田間地頭、房前屋后,像其他男同志一樣拉皮尺、繪草圖、算面積、擬協議,實實在在地撐起征遷工作的“半邊天”。
以情動人 以法律己
“其實,搞征遷最難的是做老百姓的思想工作,如果把他們說通了,得到他們的信任和理解,工作自然開展的好,落實的好。”黃瓊平時和大家交流征遷工作經驗時這樣說。黃瓊是白澤湖鄉司法所一名女干警,平日主要工作是調解各類矛盾糾紛,提供社區矯正服務,每天要和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既要解釋法律條文,又要講人情事理,做了大量的思想工作。正是本職工作中積累的感受和體會,使黃瓊在征遷過程中格外注意群眾工作,每到一家她不像男同志開門見山、直來直去,而是先噓寒問暖和群眾嘮起家常,“老人家您高壽?身體看著可真好!”,“家里有幾個孩子啊,都在哪上學、上班啊?”……黃瓊用女性的溫柔拉近和群眾的距離,多次化解了群眾的疑慮和不滿,為工作的順利開展鋪平了道路。但不要以為黃瓊只會講人情、做好人,作為司法工作人員,她比其他人更知道政策和法律的嚴肅性,一旦有人提出過分的要求,她一定會堅守原則,不做絲毫妥協,比男人還硬氣!
舍我小家 顧全大家
黃石村婦聯主任王鳳萍也是征遷指揮部的一員,此次潛江路工程項目正好經過她公公婆婆的房子。二老年紀較大,還秉承著“安土重遷”的傳統思想,對住了幾十年的房屋依依不舍,拒絕工作人員上門丈量房屋。正在大家不知如何是好的時候,王鳳萍說,“我家的房子隨時可以征,公公婆婆的工作我來做,大家不要顧忌什么,我是村干部,我家的事沒率先做好,以后其他群眾的工作就更難做了。”王鳳萍先說通了自己的丈夫,然后和丈夫一起做公公婆婆的思想工作,勸慰二老征遷是大勢所趨,更是對百姓有利的好事,大家伙一下從農村人變成了城里人,而且以后不管住在哪里,兒子和兒媳都會好好盡孝,一定照顧好二老的晚年生活。最終,王鳳萍得到了公公婆婆的同意,順順利利完成了房屋土地丈量,同時也給附近的群眾作出了榜樣,減少了征遷工作中的阻力。
王貴珊本是民政辦的大忙人,許多民政資料檔案需要她填寫、收集、整理,現在她又被抽調到指揮部辦公室,負責征遷資料的管理工作,于是她整天來往于指揮部和民政辦之間,兩頭工作都要兼顧,兩種資料都要整理,忙得不可開交。葉霞芳是一名年輕的后備干部,家里還有一個小孩,以前下班她就匆匆趕回家照看孩子,自從到了征遷指揮部她很少能準時回家帶孩子,只能把孩子留給家里人照顧,時間久了連年幼的孩子都怪她不經常在家。而國土所的黃祥珠為了抽出時間搞征遷,干脆把所有家務活兒都交給了丈夫……
女同志不僅肩負征遷的重擔,又要承擔家庭生活的責任,同時還要接受體力不如男同志的現實,但她們就是憑著一種巾幗不讓須眉的精神,頂住壓力、吃苦耐勞、克難攻堅,做出了家庭和生活的犧牲,干出了不遜于男同志的工作成績,種種作為著實令人敬佩!
(陶效敏)
上一篇:白澤湖鄉舉辦暑期留守兒童培訓班匯報演出
下一篇:22日安慶日報:宜城智慧產業揚帆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