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叢亞平
時至今日,中國股市暴露出來的種種問題,看似歸因新興+轉軌,表現為“三公”缺失,但人們還沒有說清楚一個基本問題:置身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的中國股市,究竟如何理解“市場”與“社會主義”,正確把握兩者的關系?為什么A股市場總是“重融資、輕回報”?
結論其實并不復雜:歸根結底還是認識和立場問題。執政理念正確,立場即正確,資本市場的定位問題、主要矛盾就會迎刃而解。
有官員曾對中國資本市場的未來進行過憧憬,冀望資產證券化能助推中國成為真正的全球領導者。這一宏愿若想實現,必須先化解阻礙中國資本市場可持續發展的深層次矛盾。人們欣喜地看到,最高決策層高度重視資本市場的發展,并正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健全完善新股發行制度和退市制度,強化投資者回報和權益保護”。然而,如果這一次再不依托共識,下定決心,拿出勇氣徹底改革,僅滿足于過渡性、技術性的小修小補,已付出沉重代價的中國股市發展將喪失歷史性機遇。
正確的改革艱難,但改革必須繼續,中國資本市場沒有回頭路,也經不起更多的試錯。